廉江“吹哨”聲聲響 “應哨”件件結破解民生難題
黨群關系愈發密切、鄰里之間更加和睦、社會氛圍日益和諧、民生難題逐項化解……在廉江市,這些悄然發生變化的背后,是該市創新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模式,著力破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和基層治理難題,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生動實踐。
作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示范縣,廉江市扎實推進基層黨建三年行動計劃,聚焦“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主題,賦權基層,治理重心下移,調動各方力量資源,在城市轄區范圍內開展“吹哨應哨”行動。以“吹哨”回應民生訴求,以“應哨”破解民生難題,廉江市做到“吹哨”聲聲響,“應哨”件件結,為群眾提供多元化、專業化、精細化服務,讓群眾的急事難事煩心事在一次次的“哨聲”中根除消解,確保廉江市的城市品質提升獲得強有力的“軟件”支撐。
街道社區聯動
創新基層服務機制
作為城市管理中承上啟下的關鍵層級,讓街道黨組織發揮出聯結轄區內各領域黨組織的“軸心”作用,讓街道的“哨聲”更響更有力,是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課題。
廉江市羅州街道轄區內的工業品市場,因年久失管,市場三樓天臺雜物堆放、亂搭亂建、種菜種樹種花、圈養家禽等存在數十年的“舊患”,讓居住在此的群眾生活指數大打折扣。
隨著羅州街道“大工委”一聲“集結哨”響起,駐區成員單位紛紛“應哨報到”,市場監管局和市場物管局主動聯合羅州街道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大行動,逐戶上門征求工業品市場群眾意見,做通群眾思想工作,40多名黨員干部在烈日下揮汗如雨,鏟泥土、搬雜物、清花木、掃落葉、拆遮篷,在短短三天內整治環境面積超6000平方米,徹底清除了壓在群眾心中近30年的“心頭大患”。
在此居住了將近30年的姚姨對本次整治大行動表示“好歡喜”,并積極配合,主動清理門前所有雜物。“清理的這些雜物我還賣了300多元。”姚阿姨開心地說。
2021年開始,廉江市在街道社區推行“大工委”“大黨委”制度,統籌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黨組織等聯合社區黨組織共建“1+N”聯合黨總支(黨委),升級建強3個街道“大工委”和19個社區“大黨委”,吸納130多名駐區單位黨組織黨員干部擔任街道社區兼職委員,構建上下聯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駐共建的服務機制。自推行“大工委”“大黨委”制度以來,3個街道19個城市社區共召開190多次聯席會議,共為街道社區解決民生實事230多件。
平時狀態下街道社區的“哨聲”響了,各級單位都能參與進來。那么在緊急狀態下,大家能否第一時間聽得見?能否第一時間叫得來呢?為進一步推動“吹哨應哨”行動與“平急轉換”機制產生聯動效應,廉江市委組織部重點實施“平急轉換”三級應哨工作機制,根據狀況發生的緊急程度、發展態勢和影響程度分為Ⅰ級(緊急)、Ⅱ級(較急)、Ⅲ級(平時)。當發生突發公共事件時,要求駐區所有在職黨員就地轉化為應急人員,自覺接受街道社區黨組織統一指揮,主動承擔艱難險阻的工作任務。
今年臺風“暹芭”逼近廉江時,羅州街道立即發出“Ⅰ級”響應預警,各社區“大黨委”即時“吹哨出動”,駐區所有在職黨員第一時間“應哨報到”,將存在安全隱患的房屋地址及需轉移的群眾名單層層上報,轄區各級黨組織聯動出擊,攜手樓長、巷長、街長、網格長“四長”逐戶排查逐一勸導,爭分奪秒與臺風“賽跑”,在臺風來臨前,將76戶205人轉移至安全地帶。
為進一步提升網格化治理水平,確保“平時吹哨”能志愿服務、調解糾紛、文明創建,“急時吹哨”能疫情防控、防風防汛、應急處置,廉江市以黨建網格為載體,整合綜治、創文、民政等各領域網格資源,將市區范圍內劃分為225個網格單位,創新推行“網格化+吹哨應哨”全網格響應機制。依托“大工委”“大黨委”“包聯包創”三項制度,廉江實施“三平臺四長制”常態化管理機制,機關黨員干部上街履職任街長,兩新組織、文明經營戶任巷長,熱衷于志愿服務的退休老黨員干部任樓長,社區干部任網格長,主動形成“街—巷—樓—網格”全覆蓋精細化治理體系。
志愿者群眾攜手
提供精準化志愿服務
“志愿服務是城市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標志,我們黨員志愿者更像一盞指路燈,自己要先‘亮’起來,才能吸引更多志愿者參與到服務社會的行列中。”廉江市致善志愿者協會黨支部書記龐營裕說,為提高志愿服務資源與群眾需求之間的“供需”匹配度,廉江市依托“紅馬甲穿城”黨群志愿服務點單平臺,打造出“點單—派單—接單—評單”鏈條式供需服務機制,讓群眾真正享受到量身定制精準化志愿服務。
暑假期間,在外務工的吳媽媽在志愿服務平臺“點單”。不久后,她便收到了社區干部發來的現場視頻??吹胶⒆釉诮處熤驹刚叩闹笇卤硌輨倢W會的手指舞,吳媽媽臉上泛起笑容。“寒暑假期間,孩子的看管讓人頭疼。教師志愿者能在假期抽空為孩子開展課外興趣培養教育以及作業輔導,為我們分擔了很多壓力。”吳媽媽介紹,陽光家教隊接到“派單”后,了解到羅州街道新東社區有不少留守兒童,便組織教師志愿者走進社區為孩子們免費送上“家門口的假期課堂”,有效解決了孩子們暑期無人陪伴、學業無人指導的難題。
今年以來,廉江市以開展“紅馬甲穿城”黨群志愿服務行動為主線,致力于打造鄰里家政隊、陽光家教隊、橙蜂志愿隊等十大志愿服務品牌隊體系,提供“N”種專業性服務,拓展“10+N”志愿服務品牌新體系,健全“雙平臺五機制”管理制度,打造15分鐘志愿服務圈。
在全員核酸檢測現場,一對頭發斑白的搭檔正在維持隊伍秩序。這對相攜相伴30余年的老夫妻肖聯智、方小梅,將助人為樂作為晚年精神享受,攜手加入了常青志愿服務隊,披上紅馬甲,用心中的愛點亮城市文明之光。
該夫妻所在的常青志愿服務隊,是在廉江市十大志愿服務品牌隊基礎上,首支以“銀發力量”為主的黨群志愿服務分隊,隊員由老黨員、老軍人、老工人、老干部、老鄉賢等“五老”人員組成。目前該服務隊共有志愿者205名,平均年齡66歲,其中黨員177名。他們堅持做到主動“應哨”,“聞哨”必到,積極參與防疫宣傳、文明創建、糾紛調解、安全引導等工作。常青志愿服務隊的成立,打破了老人實現社會價值的年齡桎梏,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人生還可以實現更多的價值。
針對城市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大量涌現的實際,廉江市制定了深化推進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十項措施”,主動吹起服務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哨聲”,全力推進“橙鄉暖蜂”服務行動。相關志愿服務品牌隊積極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供免費義剪、健康義診、夏日送清涼等服務,深入開展消防安全、文明交通、急救技能等專業培訓。
此外,廉江市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橙蜂驛站、青年之家、愛心驛站、志愿驛站等5大類服務網點,構建廣覆蓋、多層次、實用化的“1+5+N”暖蜂服務站點體系,引導餓了么有限公司成立廉江首個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組織,鍛造關心關愛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主心骨”。
多方小區聯建
打造社會共治圈
“三無小區”因無主管部門抓、無物業公司管、無物防人防措施,治理較為復雜,安全隱患多,正成為城市治理的頑疾,也成了老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安裝了新的陽臺扶手欄,現在走樓梯都感覺安全多了。”家住南街社區住建局宿舍大院1幢401房的許姨摸著全新的不銹鋼扶手,看著大院里整齊劃一的停車位,特別感慨。曾經的住建局宿舍大院,墻壁上各種電線電纜雜亂散落、走道硬件措施殘舊、車輛到處亂停亂放,有些車輛甚至堵住各棟樓的樓梯口,居民出入非常不便,導致安全隱患巨大。如今,住建局宿舍大院煥然一新,線纜整齊有序、牢固安全,新規劃的停車位上整齊有序地停放著機動車,同時還專門聘請了“紅色物業”進行日?;芾?,停車位租賃費用有效激活了小區的“造血功能”,充分彌補了物業管理費用不足的問題。
廉江市羅州街道南街社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探索推行“123”三無小區治理新模式,讓住建局宿舍大院成為“三無小區”改造成功的佼佼者。該大院通過設置一名主管單位專職房管員,將房管員的聯系方式在小區上墻公布,方便有需要的小區居民日常聯系;同時引進“紅色物業+勝哥調解工作室”雙入駐,以及建立“社區大黨委—小區黨組織—鄰居理事會”三級組織體系,定期召開小區黨群聯席會議研究解決居民反饋問題。以“小區吹哨,多方應哨”聯建機制,廉江市住建局宿舍大院破解老舊小區治理難題,昔日的“三無小區”蝶變“紅旗小區”。
目前,廉江市已將“三無小區”改造作為重要民生工程提上日程,計劃對城鎮23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各小區改造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預計2022年底完工第一期6個子項目。
小區的“哨聲”響起了,如何讓黨組織服務“應哨”而到,真正巧解“千家結”,將矛盾化解在最基層呢?廉江市堅持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以“小區吹哨,調解部門應哨”為模式,“和家工作室”“勝哥調解工作室”“鄰居理事會”“老干部商事議事所”等一批基層治理點在黨建引領下紛紛建立,協調解決基層各類矛盾糾紛,實現“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切實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百米”。
剛剛退休不久的陳聰原本是小學校長,退休過后,他便主動加入“和家工作室”,擔任錦繡華景“和家工作室”的負責人。他所居住的城南街道錦繡華景小區總戶數為6400多戶,常住人口2萬余人,矛盾糾紛時有出現。錦繡華景“和家工作室”成立后,陳聰和他的團隊伙伴經常主動登門調解糾紛、解決難題,許多棘手問題和糾紛在小區內就能夠和諧解決。
憑借善聽意見、吸納建議、處事公正的風格,“和家工作室”在小區業主中形成了較高威信,不少離退休黨員干部、退休教師、退役軍人、熱心公益的業主紛紛加入“和家工作室”志愿者隊伍。
截至目前,廉江全市共84個入住小區建成“和家工作室”,建成率95.45%,志愿者共有352人,為貫徹落實“支部建在小區上”制度,按照“應建盡建”原則,越來越多小區已逐步建立“和家工作室”黨支部,“和家工作室”支部黨員在小區治理、政策宣傳、防溺水宣傳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相關閱讀
-
拆解新一輪國資入主潮 強化穩鏈固鏈支...
今年以來,多地國企和國資表現活躍,已入主20余家A股上市公司,所披... -
向訴源端口精準發力!河池市法院奏響源...
向訴源端口精準發力,解紛關口更加前移;向社會各界充分借力,解紛方... -
遂溪一天完成6個“平安村口”建設 筑牢...
之前每天接送小孩,學校門口車多人多非常擁擠,極易引發交通事故,... -
河池建成600多個陸基圓形池養殖基地 產...
近日,記者來到大化瑤族自治縣大化鎮流水村岜雷屯陸基圓形池養殖基... -
第四屆世界茉莉花大會 2022年中國茉莉...
9月19日,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自治區農業農村廳、中國—東盟博覽會... -
江門成立“智慧人社”紅色先鋒服務隊 ...
一張小小的社??▍s有多個功能,既可以是去醫院就醫,也可以是乘坐...